|



| 主要用途 | 食品添加劑 食用色素 |
| 執(zhí)行標準 | GB |
| 生產(chǎn)許可證編號 | SC20137028501461 |
| CAS | 8028-89-5 |
| 型號 | 食品級 |
| 包裝規(guī)格 | 1瓶/500g |
| 來源 | 合成著色劑 |
| 主要著色成分 | 其他 |
| 有效物質(zhì)含量 | 98% |
| 含量 | 99% |
| 色素含量 | 98% |
| 是否進口 | 否 |
色素也可以稱為色階,它是表示顯示屏幕亮度強弱的指數(shù)標準,也就是我們說的色彩指數(shù)。顯示屏的色彩豐滿度和精細度是由色階決定的。業(yè)界的標準有256色、4096色、65536色。彩屏手機的色階是以16倍為基數(shù)增長的。許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澤,這些色澤能促進人的食欲,增加消化液的分泌,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,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標。但是,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過程中容易退色或變色,為了改善食品的色澤,人們常常在加工食品的過程中添加食用色素,以改善感官性質(zhì)。 在食品中添加色素并不是現(xiàn)代人的專利,其實,在我國古代,人們就知道利用紅曲色素來制作紅酒。自從1856年英國人帕金合成出第一種人工色素———苯胺紫之后,合成色素也登臺上場,扮演著改善食品色澤的角色。




